查看原文
其他

“20÷2X=5,X=?”一道数学题,家长和老师又吵翻了

近日,一道小学数学题在家长群里引发热议,题目看着很简单,大家却有不同的答案。这事发生在大连的一个小学家长群里,到底是怎样的一道题呢?

小编帮你们先来把把关...

20÷2X=5

x=?

对于正确答案,

家长们已经吵翻...

图片来源 :@大连晚报

提出该问题的家长认为

应该把2X看成一个整体来计算

20÷5=4=2X 所以X=2

然而孩子的老师却认为答案是0.5

因为按照运算法则,

同级计算应该从左往右计算

所以20÷2×X=5就是10×X=5

答案是X=0.5

这一数学题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认为答案是2的人和认为是0.5的人都各持己见。更有网友提出质疑,觉得这道题出题缺乏严谨性。

有人认为答案是2↓↓↓

有人认为答案是0.5↓↓↓

还有人彻底懵了↓↓↓

对此,大连晚报记者采访了沙河口区新建小学数学老师孙圆圆,她表示:

考试很少有这样的题,单纯看这道题有争议,也没有实际意义。在小学阶段,应该尽量把抽象的算式放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运算顺序也应结合现实的具体问题来学习,当一个算式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学生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算,为什么要用这个顺序算。

大连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表示:

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简易方程,不处理未知数是除数或减数的情形,这样的方程,在初中阶段一般会写成分式方程,几乎没有这种写法。即使是这样的写法,也用不到运算法则的顺序,在代数式里,2是X的系数,2X是一个整体,不是省略了乘号,所以X=2。孩子们有歧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用算术的方法去解决代数的问题,不理解未知数系数的规定,因此小学阶段一般不考核这样的题目。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小学题目“虐”到了...

前段时间,

浙江小学生一道数学题还惊动了教育局!

家长发帖求助,网友都吵翻了…

6月25日,宁波的家长,上论坛求助这道题: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扩大(多少倍)?

学生的计算是,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是变成原来的1+2=3倍,那么表面积变成原来的3×3=9倍,扩大9-1=8倍。

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变成原来的2倍,那么表面积变成原来的2×2=4倍,扩大4倍。

结果,学生对这个答案很不服气。于是,家长上网求助。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宁波市教育局“忍不住”了,在帖子中做了回复。

教育局回复:承认造成这道题有不同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在命题时语言表述不够准确,今后会更加注意,还鼓励孩子继续钻研和思考。随后,钱江晚报记者联系到宁波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张土良。张土良也承认,题目没有明确“扩大”就是“扩大到”,因而造成了歧义,这是老师在命题时语言表述不够准确,今后应当更加注意。

现在的小学题目已经这么难了吗?

小编想想,当年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你以为考上大学就能逃的过吗?

你看看人家大学的食堂WiFi...

南航的出来认领表示:

你也别问为啥了,咱能上天...

20以内包不包含20是什么意思?微博网友为此吵翻了

你觉得20以内这个概念包含20吗?因为这个问题微博上网友都吵翻了!日前,澎湃新闻查询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政府办公室主办的新泰民意通网站发现,有网友通过该网站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一道数学题的争议问题,并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回复。

2019年4月23日上午,有网友在新泰民意通网站向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提问称,“请问教研室领导20以内最大合数是多少?老师们争论不息,无法确定,请指教。

4月24日上午,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回复了该网友的提问,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表示,“20以内”这个表述到底含不含20专家的意见也不统一,存在争议。今后在试题中需要界定范围时,尽量不给学生造成误解。如:可以表述成“20及20以内”或“0-20的数”。

新泰民意通网站“留言须知”提示称,该网站主要受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医、学等问题。

弟弟10岁,哥哥可能是几岁?为这道题家长老师“吵”翻了

这道题目,是一位在杭州某高校当老师的爸爸发在朋友圈的,是他上一年级的儿子嘟嘟的课堂作业。

题目是:今年小天10岁,哥哥的年龄比他大得多,哥哥可能是多少岁?答案有四个:60岁;18岁;12岁;9岁。嘟嘟小朋友选了60岁,却被判错。

尽管嘟爸嘟妈都是大学老师,但两人仔细看了这道题,均表示无法理解。既然“大得多”,就该选60岁。“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第二项,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解释,为什么必须要选18岁。”嘟爸在朋友圈说。

记者做了个入班调查

三分之一小朋友选了“60岁”

钱报记者查了下,这道题出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配套课堂作业本,再正规不过了。

我们到杭州两所小学做了个入班调查,对于这道题目,68个小朋友有21人得出了和嘟嘟一样的答案,都认为哥哥可能是60岁。

实际上,我们问了不少小学数学老师,他们都认同18岁这个答案。

杭州天成教育集团一年级数学老师程艳娟,最近也在作业本上批到了这个题目。“班上很多同学选60岁,因为他们关注到了‘大得多’这三个字,但孩子们忽略了‘哥哥’这个限制。”她说,“这道题的本意是考察学生对‘大得多’这个词的理解,还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在做调查时,我们问那些选60岁的同学,“哥哥一般是都是几岁?”许多孩子立即就反应过来:“60岁应该是爷爷的年龄,不是哥哥的年龄。

到底大多少才是“大得多”

老师们是这样解答的

程艳娟老师说:“如果单从‘大得多’三个字来理解,选60岁也可以,因为60确实比10岁大得多。但这个题还涉及到实际生活——哥哥的年龄。

杭州市一所公办小学的数学老师王老师解释说,这是一道比大小的题目,但是和具体的大小不同,它考查的是一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场景中一些常用的模糊概念的理解,如“大得多”,“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等等。

“像这样‘大得多’、‘小得多’的概念,相对范围比模糊宽泛,必须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况和选项对比来解答。像这道题如果只看到‘大得多’,那么我也会选60岁,但是题目中明确点出了‘哥哥’,那就应该选18岁。”这位老师说。

排除掉60岁以后,为什么18和10相差8岁,在题目里就算是“大得多”呢?程艳娟老师是这样解释的:“10岁的小朋友,大概读四年级,18岁应该读高三了。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一个高三的学生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确实更适合用‘大得多’这个词。


来源:北晚新视觉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欢迎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